首页 >> 甄选问答 >

洛阳纸贵典故原型

2025-09-30 09:03:36 来源:网易 用户:裴朗民 

洛阳纸贵典故原型】“洛阳纸贵”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,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典故,常用来形容作品极受欢迎,供不应求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,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。

一、典故背景总结

“洛阳纸贵”最早见于《晋书·左思传》,讲述的是西晋时期文人左思创作《三都赋》后,因文章精彩,引起社会广泛关注,导致洛阳城中的纸张价格飙升,人们争相购买纸张来抄写这篇文章。从此,“洛阳纸贵”便成为形容作品受追捧、传播广泛的一个典故。

左思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,虽然出身寒门,但才华横溢,他的《三都赋》被誉为“文彩绝伦”,在当时影响极大。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文学作品的价值,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重视。
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
项目 内容
典故名称 洛阳纸贵
出处 《晋书·左思传》
主要人物 左思(西晋文学家)
背景事件 左思创作《三都赋》,引发广泛传抄,导致纸价上涨
成语含义 形容作品非常受欢迎,供不应求
文化意义 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高度推崇
历史时期 西晋时期(公元3世纪)
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书籍、文章等受欢迎程度高

三、结语

“洛阳纸贵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它背后承载着一个文人通过才华改变命运的故事,也展现了古代社会对文化的尊重与追求。今天,我们依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部作品、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艺术和思想,终将被时代铭记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