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善业道经》是佛教经典之一,由佛陀在广严城为净居天人宣说。此经核心在于阐述如何通过实践十种善行来净化身口意,从而获得现世与未来的福报及解脱之道。以下是简要概述:
经中首先提到,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世曾以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等功德回向众生,并发愿成就无上菩提。随后,佛陀为净居天人开示十善业道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欲、不嗔恚、不邪见。这些善行不仅能够止息恶果,更能积累福德智慧,使修行者远离痛苦,最终达到涅槃彼岸。
接着,佛陀强调了十善业的重要性及其利益。例如,修习不杀生可得长寿安康;修习不偷盗则能富足无缺;修习不妄语会获得他人信任与尊重。同时,佛陀还指出,若能精进奉行十善业,不仅能改善个人命运,还能促进社会和谐,乃至成为成佛的基础。
最后,佛陀勉励大众应发心修学十善业道,并以慈悲心普度一切有情。此经不仅是修行指南,也是劝化世人弃恶从善的珍贵教诲。通过实践十善业道,人们可以逐步净化心灵,提升道德修养,在世间与出世间皆能获益无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