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甄选问答 >

天竺的解释

2025-08-11 19:19:26 来源:网易 用户:杭韦岩 

天竺的解释】“天竺”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,最早见于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,后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“天竺”一词逐渐被“印度”所取代,但在文学、宗教和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地位。以下是对“天竺”的详细解释。

一、

“天竺”是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呼,源于梵文“Bharata”或“India”,意为“神圣之地”。该词在汉代以后常用于指代印度地区,尤其与佛教传播密切相关。随着时代变迁,“天竺”逐渐不再作为正式名称使用,但在文化、宗教及历史文献中仍有保留。了解“天竺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外交流的历史背景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名称 天竺
来源 源于梵文“Bharata”或“India”,意为“神圣之地”
历史时期 最早见于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(西汉)
用途 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呼,多用于佛教典籍、历史文献
相关人物 玄奘、义净等僧人曾前往天竺取经
文化意义 与佛教传播密切相关,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
现代用法 已被“印度”取代,但在文学、历史研究中仍有使用
别称 印度、身毒、贤豆(古代不同朝代的叫法)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天竺”不仅是地理名称,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。它承载了古代中国与印度之间深厚的文化联系,值得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加以关注和研究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