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甄选问答 >

螳臂当车解释及出处

2025-08-11 05:49:04 来源:网易 用户:贺芝致 

螳臂当车解释及出处】“螳臂当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比喻不自量力、以弱抗强的行为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寓意深刻,具有较强的警示意义。

一、成语解释

项目 内容
成语 螳臂当车
拼音 táng bì dāng chē
释义 比喻不自量力,以弱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力量,注定失败。
用法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盲目自信或行为愚蠢。
近义词 自不量力、以卵击石、蚍蜉撼树
反义词 量力而行、审时度势、知难而退

二、成语出处

该成语出自《庄子·人间世》:

> “汝不知夫螳螂乎?怒其臂以当车辙,不知其不胜任也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:你不知道螳螂吗?它愤怒地举起它的手臂来阻挡车轮,却不知道自己无法胜任这个任务。

在《庄子》中,这句话是用来说明一个人如果缺乏自知之明,盲目挑战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,最终只会招致失败。

三、使用示例

例子 解释
他想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公司,简直是螳臂当车。 表达对某人不自量力的批评。
小公司试图与大企业竞争,简直是螳臂当车。 形容实力悬殊下的无谓抗争。

四、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

“螳臂当车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它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,避免盲目自信和冲动行事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尤其是在职场、创业、竞争等方面,强调了“知己知彼”的重要性。

五、总结

“螳臂当车”源自《庄子》,形象地描绘了不自量力、以弱抗强的可笑行为。通过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出处,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,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和选择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